410日,万嵩海运河特级教师工作室研修活动在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附属学校举行。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优秀教师的课堂展示,探索教学评一体化在科学课堂中的实践策略,促进小学科学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分享,进一步提升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万嵩海运河特级教师工作室成员、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附属学校邵瑶华老师执教六年级《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邵瑶华老师和601班的小朋友们合作完成了一个以“制作一串水果糖葫芦”为主题的项目探究活动。熬糖浆,裹糖衣,晾糖果,孩子们不仅玩得津津有味,还通过观察和对比,发现了白糖加热过程中的科学密码,真正实现了做中玩,玩中学的学习目标。

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附属学校方国娟老师执教五年级《珍惜水资源》。课堂伊始,方老师在屏幕上展开地球水资源的全景图——淡蓝的海洋占据97.5%,而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仅占2.5%,其中可直接利用的更是微乎其微。再到个人可用水量就更少了,让“珍惜”二字变得更具象。接着,学生们化身节水设计师,用吸管和巧思,重塑盆栽滴灌装置,让每一滴水都精准奔赴生命的根系。最后,让学生课后接着改造盆栽滴灌装置,用创意节约每一滴水。

两位老师的课例展示不仅展现了他们的教学理念,更为在场的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参考和启示。课后,工作室教师成员们围绕着“项目化教学”“教学评一致性”等充分交流讨论,把学到的经验和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努力提高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图文:李元元

审核:万嵩海